很多爱茶的人都说:“多喝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,因为茶里面的茶多酚对身体有好处。”这个说法可信吗? 其实,这个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。 《美国心脏协会杂志(JAHA)》一项研究发现,喝茶有助降低心血管病风险。 研究分析了8万多名中国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水平的变化与喝茶的关系,随访了6年的时间。 结果显示,长期坚持饮茶的人HDL-C水平下降得更慢,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%。HDL-C是一种“好胆固醇”,它对应着“坏胆固醇”——LDL-C。LDL-C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,而HDL-C则正相反,对血管有保护作用。 实际上这都是茶多酚的作用,茶多酚是一种防腐剂,可以抗氧化、抗炎,还能改变血液的黏滞度、降低血脂、使血管弹性变得更好,防止微血管发生破裂,长期食用会使心脏、血管变得更加健康,降低血脂、防治心血管疾病。 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,能够使女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一些;乌龙茶对于男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会多一些;老年人坚持喝茶确实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下降很大的百分比。要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,每天至少要喝茶3杯~4杯,每杯220毫升~230毫升,一周至少要喝4次~5次,不要贪多,应每天小量连续地喝茶。 注意:喝茶不能代替药物作用,只是一个辅助我们身体更健康的方法,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还是要到医院找专科的医生治疗。 这5种茶最好别喝 1.头道茶 头道茶即洗茶,是冲泡茶叶的第一道茶水,因为茶叶在种植、加工制作等过程中容易受到肥料、农药、灰尘等污染,第一道茶水往往会带有比较多的杂质,人们饮用或有损健康。 【小贴士】在洗茶叶的过程中,还要注意以下事项:洗茶加入的水量不用太多,没过干茶叶即可;浸泡时间不宜太长,以免有效成分流失,一般3秒左右即可;洗茶使用的热水水温建议低于80℃。 2.浓茶 茶水过浓容易引起心脏不适,因为茶叶中还含有咖啡因、茶碱等。同时,如果大量喝浓茶,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,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,会阻碍铁的吸收。 3.霉变茶 茶叶发霉是因为受了青霉、曲霉等微生物的污染,霉变茶泡出的茶汤已经没有了茶香,喝了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损害,如导致头晕、腹泻。受潮发霉的茶,一般可以在表面看到白色的霉斑,深嗅多有潮湿阴霉的气味,尤其冲泡时这种气味更为明显,茶叶应该放在干燥处保存,以防霉变。 4.过烫茶 茶一般都是用沸水冲泡的,但是不能在过烫时饮用。否则会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,造成溃疡,久而久之可能诱发口腔癌、食道癌。 5.焦味茶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烘烤过度就会产生焦味,这种茶叶的有效营养成分和决定茶叶滋味的某些成分受破坏较多,并且还可能含有一定的致癌物。
|